機器人關節模組作為機器人運動的核心執行單元,其性能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運動精度、負載能力與運行穩定性。機器人電機測試設備憑借精準的數據采集與分析能力,成為關節模組性能驗證的關鍵工具。下面簡單介紹采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對機器人關節模組進行測試的方法。
一、機器人關節模組測試前的準備工作
測試準備需圍繞“設備校準-模組固定-參數匹配”三步展開,確保機器人關節模組測試環境符合標準。首先需對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進行精度校準,重點核查扭矩傳感器、轉速編碼器、功率分析儀的示值誤差。
其次,通過定制化夾具將關節模組固定在測試臺架上,夾具需保證模組輸出軸與測試設備傳動軸同軸度誤差≤0.02mm,避免因安裝偏差導致額外徑向力,影響測試數據準確性。
最后,根據關節模組的設計參數(如額定電壓、額定轉速、額定扭矩),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軟件中設定基礎參數,包括供電電壓范圍、負載調節步長、數據采樣頻率,同時連接溫度傳感器與振動傳感器,實時監測模組運行狀態。
二、機器人關節模組測試項目
(一)機器人電機性能參數測試
1、扭矩-轉速特性測試:通過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的負載模擬模塊,對關節模組施加倍額定扭矩的梯度負載,負載穩定運行記錄對應轉速與輸入功率。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軟件自動繪制扭矩-轉速曲線與效率曲線,驗證模組在不同負載下的轉速衰減率、額定負載下效率是否達到設計值。
2、動態響應測試:設定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輸出階躍扭矩信號,調整采樣頻率,記錄模組轉速從響應到穩定的時,同時分析轉速超調量,評估模組的動態跟隨能力。
3、定位精度測試:利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的位置控制模式,向關節模組發送一系列定位指令,通過測試系統編碼器記錄實際定位角度,計算定位誤差與重復定位誤差。
(二)耐久性與可靠性測試
采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的循環負載模式,模擬機器人實際工作場景中的負載變化。設定測試周期。測試過程中,設備實時監測模組繞組溫度(需≤120℃)、軸承溫度(需≤80℃)及輸出扭矩衰減情況,若某一循環中扭矩衰減超過 10% 或溫度超標,立即停止測試并分析故障原因。同時,通過振動傳感器采集模組運行中的振動加速度(要求≤0.5g),結合設備的頻譜分析功能,判斷是否存在軸承磨損、齒輪嚙合異常等潛在問題。
(三)安全性測試
1、堵轉測試: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中設定堵轉保護閾值,控制關節模組輸出軸固定,逐漸升高輸入電流至額定電流的1.5倍,檢查模組繞組絕緣電阻與機械結構是否損壞,驗證堵轉保護功能的有效性。
2、過壓測試:將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的供電電壓調至1.2倍額定電壓,讓模組在額定負載下運行,監測輸入電流、溫度及輸出扭矩變化,確保模組無漏電、冒煙等異常現象,同時觀察性能數據是否異常。
三、機器人關節模組測試注意事項
采用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對機器人關節模組進行測試的方法快捷高效。
需根據關節模組的規格選擇適配的人形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扭矩測量范圍應覆蓋0-2倍額定扭矩,轉速測量范圍需包含0-1.5倍額定轉速;
若模組采用伺服電機,設備需支持脈沖控制、模擬量控制等多種接口,且具備PID參數自整定功能;對于高精度關節模組,建議選擇配備激光干涉儀的測試設備,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測量分辨率。
AIP艾普專注全球電機測試,提供人形機器人電機測試系統等機器人電機測試解決方案!